ISO認證機構需要在疫情期間注意什么
在疫情期間ISO認證機構怎么進行認證工作的開展呢?在疫情期間如何做ISO是大家關心的話題。下面是 小編準備的一些關于ISO認證在疫情期間相關信息,對于需要做ISO認證的企業可以了解一下這一塊的相關信息!
1、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文在防控疫情期間暫停對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等各類現場評審,根據國家市場管理局的發布公告要求暫停開放總局行政受理服務大廳、暫停開放總局群眾來訪接待場所、暫停各類現場評審、暫停安排各類會議、資格考試。
2、ISO9001認證時間順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和其他證書有效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好質量認證相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自即日起至疫情解除前,對有效期滿或需監督審核及再認證維持的認證證書,認證機構可結合自身換發/維持認證證書相關程序要求,順延既有認證證書有效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對于受疫情影響停產而不能接受監督審核/工廠檢查的企業所持有的認證證書,認證機構對認證證書實施暫停等處理的時限,可延遲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
3、2月底前認可評審的現場評審將暫停,文件評審正常進行,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發布關于疫情期間認證機構認可評審工作安排的通知,根據通知的要求需要對2月底前現場評審全面暫停,文審正常進行!
4、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資格證書將暫緩發放和補辦,中國人事考試網發布通知,紙版資格證書因為疫情問題將暫緩發放。
5、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秘書處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據該通知,將推遲發布“2023年特種設備檢驗檢測人員考試計劃”,具體考試安排將視疫情防控情況統一通知。
疫情不僅是命令還可以說是考驗做過ISO認證企業的一塊試金石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質量管理體系尤為重要。企業應該以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規避管理難度和避開認知謬誤及理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信息謬誤、過度補償謬誤、行動謬誤、控制謬誤、框架謬誤、邏輯謬誤等,還有一些諸如口紅理論、電影院理論等。這些謬誤和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小現象,卻能折射出企業的管理狀況,抗風險的能力等。
例如,控制謬誤,是說人類犯錯一般就兩類:一是無知之錯;二是無能之錯。無知之錯的定義是,因為不具備某種知識而犯錯。比如,一開始,醫生并不知道新冠病毒傳染性這么強,所以被感染。無能之錯的定義是,具有相關知識,但仍然犯錯。比如,疫情早期,湖北紅十字會本來可以提供更多的物資給醫院,結果醫院卻彈盡糧絕。哪種錯誤更應該提防呢?當然是無能之錯,因為無知之錯大多無法避免,無能之錯卻可以避免。而且,很多大型災難都是從無能之錯引發的。比如,很多航空事故,并非是駕駛員不懂操作,而是因為過度自信,過高估計自己的控制能力。所以,無能之錯,也被稱為控制謬誤——也就是,你以為能夠掌控的事情,真到事發時,未必如此。其實,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承認自己的無能,把專業的事兒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也許就不會那么糟糕。
其實,各位知道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同樣能反映理論真實性和預防謬誤,甚至比以上理論的現實條件更加成熟。目前對ISO9001質量體系也是存在著一個謬誤,在企業做質量的人應該有比較深刻的體會:企業體系做了好多個,認證、審核、培訓人員來了一波又一波,可公司的效益卻不見得提高,招投標要求越來越高,訂單也越來越難拿。而另一端,認證機構卻忙得排不出時間,以前大多都是制造業做管理體系認證,現在怎么各行各業來做認證了?以前多數客戶偶爾招投標用一次證書也就不年審了,怎么現在監督審核和再認證審核的越來越多了?
歸根結底,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企業經營困難,客戶訂單驟減,不得不出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招投標,招投標環節為了提高準入門檻,會設置各類資質要求,其中ISO系列認證基本就是必備加分項。企業為了投標,必須辦理認證;同時,此時企業辦理認證目的主要是為了訂單,又加上經濟效益不好,并不愿意在認證上付出更多成本。因此,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認證市場會出現“低價繁榮”現象。
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其實在經濟不景氣時,企業生產減少或停滯,管理層和工人都較清閑,這時候是企業進行自我質量診斷,調整質量計劃,規范質量控制,完善質量改進的絕佳管理機會,利用淡季加緊培訓,改造和升級。而質量管理體系則為企業構建了一整套科學的管理體系,為企業下一次業務增長打好了扎實的基礎。因此此時認證的需求,也會因為企業自身加強質量管理的原因而增加。
亞馬遜帶鈕扣電池的產品要做哪些認證?到哪可以辦理綠色環保推廣產品要什么條件獲得ISO9001認證的意義解析ISO9001認證需要了解的各行業標準代號清單申請iso50001認證的產品單位產量某種實物能源能耗(單位實物能耗)指的是什么?為何優秀員工,從不抱怨?一語道破!廣西柳州ISO14064溫室氣體認證實施流程IATF16949認證體系推行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