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管理:什么是軌跡交叉理論?
軌跡交叉理論是研究事故致因的理論,廣泛應用于企業安全管理中。該理論認為,設備故障(或缺陷)與人為失誤在時間、空間上出現軌跡交叉,則會產生事故,而事故發展過程一般為:基本原因→間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傷害。具體內容如下:
1、人的因素運動軌跡
人的不安全行為基于生理、心理、環境、行為幾個方面而產生:(1)生理、先天身心缺陷;(2)社會環境、企業管理上的缺陷;(3)后天的心理缺陷;(4)視、聽、嗅、味、觸等感官能量分配上的差異;(5)行為失誤。
2、物的因素運動軌跡
在物的因素運動軌跡中,在生產過程各階段都可能產生不安全狀態:(1)設計上的缺陷,如用材不當,強度計算錯誤、結構完整性差、采礦方法不適應礦床圍巖性質等;(2)制造、工藝流程上的缺陷;(3)維修保養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4)使用上的缺陷;(5)作業場所環境上的缺陷。
在生產過程中,人的因素運動軌跡按其(1)→(2)→(3)→(4)→(5)的方向順序進行,物的因素運動軌跡按其(1)→(2)→(3)→(4)→(5)的方向進行。人、物兩軌跡相交的時間與地點,就是發生傷亡事故"時空",也就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情況下人與物又互為因果。例如,有時物的不安全狀態誘發了人的不安全行為,而人的不安全行為又促進了物的不安全狀態的發展或導致新的不安全狀態出現。因而,實際的事故并非簡單地按照上述的人、物兩條軌跡進行,而是呈現非常復雜的因果關系。
若設法排除機械設備或處理危險物質過程中的隱患或者消除人為失誤和不安全行為,使兩事件鏈連鎖中斷,則兩系列運動軌跡不能相交,危險就不能出現,就可避免事故發生。對人的因素而言,強調工種考核,加強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進行科學的安全管理,從生理、心理和操作管理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產生,就等于砍斷了事故產生的人的因素軌跡。但是,對自由度很大且身心性格氣質差異較大的人是難以控制的,偶然失誤很難避免。
在多數情況下,由于企業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訓練或者機械設備缺乏維護檢修以及安全裝置不完備,導致了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
軌跡交叉理論突出強調的是砍斷物的事件鏈,提倡采用可靠性高、結構完整性強的系統和設備,大力推廣保險系統、防護系統和信號系統及高度自動化和遙控裝置。這樣,即使人為失誤,構成人的因素(1)→(5)系列,也會因安全閉鎖等可靠性高的安全系統的作用,控制住物的因素(1)→(5)系列的發展,可完全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
實踐證明,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對于降低生產事故發生率具有重有作用。因此,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員不能一味地將生產事故歸咎于操作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而忽視物的管理問題,其應從企業安全管理實際出發,有效調整管理重點,做好人員安全意識的提高,保障物的安全狀態。
申請玩具商標要如何選擇商標類別?qc080000是什么認證,QC080000認證監督審核費用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證機構,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認證周期是多久深圳OHSAS18001認證體系的評審頒發首張ISO 9001:2015標準認證證書初創型企業如何申報高企?看這一篇就夠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文件審閱需要主要哪些事項?ISO27001信息安全體系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