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清階段】如何保證hse管理體系持久運作?
經過10多年的探索與發展,hse管理體系在我國大部分企業中已經落地生根,目前企業面臨的主要任務則是如何保障hse管理體系持久運行以及如何推動企業hse管理績效的不斷提升。對此,認為企業首先要清晰認識到自身所處的管理階段,從管理階段的特點入手,制定有效的hse目標及策略。
管理科學經歷了“經驗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也就是通常說的“人治”、“法制”再到“價值管理”的“無為而治”新時代,管理也經歷了從無形到有形再到無形的過程。文化管理作為價值管理,是現代管理思想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的企業目前絕大多數還處于“經驗管理”的初級階段,典型的特征是“師傅帶徒弟”,即“人治”;只有極少數企業進入了中級的“制度管理”階段,典型的特征是用制度管人,解決的是“要我做”的問題,即“法制”;盡管中國許多企業大張旗鼓地搞“企業文化”建設,恰恰說明目前還沒有中國企業進入“文化管理”階段,而是希望通過文化建設來引領和加速企業管理水平,由“經驗法”快速向“制度化”的轉變。文化管理的典型特征是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解決的是人的意識問題,實現的是“我要做”,即“無為而治”。
經驗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是管理的三個層次,經驗管理是口口相傳,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傳遞,是制度管理的基礎;制度管理強調監督與控制,要求員工必須執行,文化管理更加強調理念和道德,強調自覺自律,是管理的最高層次。其次,三個層次的調節方式不同。經驗管理主要來自于人對經驗的理解、學習和掌握,與人的個體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是不穩定的,不可復制的,無形的。制度管理以制度流程的形式表現出現,是經驗的系統化與固化,是有形的,剛性的。文化管理強調自律,主要來自于人對制度的理解、掌握和認同,是無形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制度的要求和內涵只有得到員工從內容上的全面掌握和內心的認同,才能轉化為文化,否則只能是外在的,制度也就不能升為文化。
hse管理體系依據國際或行業標準建立,通過運行標準所規定的方針與目標、規劃、實施、檢查、糾正及管理評審,使企業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呈螺旋式上升趨勢,為企業實現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的運行機制和內部管理工具。如果企業能結合實際建立一套適用自己的hse管理體系并保證體系的持續高效運行,其管理也必將從“經驗管理”,逐步提升到“制度管理”,最后邁入“文化管理”,實現“經驗總結為制度,制度形成習慣,習慣變為文化”。由此可見,關鍵的問題就是企業如何建立起適用于自已的hse管理體系,因為,只有符合實際的體系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才能長久運行。而對以上三個管理階段的認識是建立符合實際的hse管理體系的前提條件。企業推行hse管理體系,必須首先對以上管理的三個階段有一個清醒認識,并對自身處于哪一階段要有一個明確定位,這樣才能結合實際,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果認識不清,定位不準,盲目起步,勢必導致建立的hse管理體系不能貼近實際,不被員工認可,不能有效運行,最終流于形式,不了了之。
針對不同的管理階段,hse管理體系的側重點和目標有所不同。經驗管理階段,hse管理體系的重點工作是“立法”并“執法”,保證管理從“人治”上升到“法制”;制度管理階段,hse管理體系的重點工作是理念建立、文化引導、自我管理,保證管理從“法制”上升到“無為而治”。認清了三個不同階段的特征及其主要任務和目標,hse管理體系建立和運行工作可以長遠規劃,分階段實施,持續不斷改進完善,保持生命力。
目前,多數企業的管理從形態上講是制度階段,有著一套看似完善的制度體系,但從人的行為上講是經驗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更靠近經驗法的人治階段。具體的表現是很多企業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生產制度做為管理的支撐,可總有人有法不依,明知故犯,也發生了許多慘痛的教訓。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必須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用制度規范約束人的行為,不能用制度是否可行來質疑制度的正確性,更不能用不執行來挑戰制度的嚴肅性。同時,在嚴格執行制度的基礎上,要及時發現制度不完善的方面及時加以改進。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過程,但制度是高于行為的管理形態,前提是必須認真的執行制度。
有效保障hse管理體系持久運作,除了要認清自身所處的管理階段之外,企業還需要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建立成熟的hse管理理念、落實各相關部門的hse責任與任務、制定事故預防與風險控制措施等。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如何進行日常維護實施SA8000的目標效果到哪代辦中國環保節能產品要什么條件華為與三星專利侵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注意事項是怎樣?到哪代辦中國315誠信品牌要多長時間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評估體系資質CCC認證型式試驗